2014年9月23日星期二

风致马六甲

为了收拾心情(以便能够专心于以后的工作),我决定来整理一下思绪,顺道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某丑与友人两天一夜的马六甲之旅。
就在上个月的某假日,冰箱在群聊上发布了一道建议:“下个月你们要去马六甲旅行吗?”
当时表现得相当亢奋,没写错,真的是亢奋。很自动地就去找冰箱讨论相关事宜。
当然,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当面出来说,所以我们还约了个夜晚出来相谈。


就在那天,我们敲定了日子,选好了酒店。原本鲍鱼也有意愿要去的,就是交通问题。至于卿佳人就是因为要考试,所以也不能参与了。因而到最后,只有蔷薇、冰箱、悲公(悲催主公)与我了。

尽管只有两天一夜,我还是很纳闷究竟该带什么、该穿什么出门,在前一天脑中的清单已开始成形,就怕带得少了。但在出发前一天还是否决了许多物事,只因父亲的一句“轻装上阵”。
想想也确实如此,毕竟我们只是两天一夜,很多时候说不定就是要带着行李上街的。
所以就这样,大致上收拾完毕出发了。一路上看到路面湿嗒嗒的,还下着小雨,我们一干人都在默默祈祷,希望到的时候是个晴天。庆幸的是,到了目的地雨就停了。

说起马六甲,就会想起种种的历史故事。在我国算是个较多故事的历史古城了。但真要说特色的话,我会想到峇峇(baba)和娘惹(nyonya),那一个季候风带来的文化。BABA NYOYA文化所说的就是关于文化大杂烩的事情。当年中国华商下南洋,与马来女子结婚后,所生的男子就称baba,女子就称nyonya。
基于这点来说,真的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化的强大,走到哪容到哪,最后还能形成那么特别的文化,真的不得不佩服。与苗族融合就称“凤头苗”,与马来族融合就称“峇峇娘惹”。“入乡随俗”固然重要,但有些底线还是不能去超越,否则自家文化就会遭到吞并,就这点上而言,中庸之道还是必要的。

因而当他们问我要上哪儿去时,我立马就想起了BABA NYONYA博物馆。庆幸它就在jonker street附近,所以我们再次整装准备出发。不过在这之前,冰箱小姐还是带我这个草食动物去素食馆饱餐一顿。

达喇~~(请自行配上背景音乐),这就是满缘坊中西素食馆的西餐喇~!上图是猴头菇扒,下图则是素KFC(看到这名字莫名无言了。。。),味道不错,至少不会腻。不过花草茶还是让我们大失所望,好端端地为舍要放红枣呢?

饭饱一顿,我们再次出发啦~!一路上走走停停,又拍了几张照片,不过不晓得太阳是否过于猛烈,所以一来到straits chinese jewelry museum melaka(BABA NYONYA博物馆)时,几乎是头脑发昏地入屋了。
交了入门票后,思绪开始沉淀,这才抬头看看这南洋中国风的前厅装潢。
根据娘惹风俗,前厅面对大门,即为财位。所以一般上峇峇娘惹的家厅门前摆的是神台。

前厅两面墙上都是镜子,所以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大户人家较注意仪表的关系。所以特地为这梳妆的小姐来个“美人照镜”相。却不料竟是照妖镜==所以当导游说起时,我们全都望向她。。。真的很不好意思(咳咳)

这是招待男宾的房间,他们总会在这里谈些男人的“大事”。为了让空间看起来不会过于压抑狭窄,所以主人家在两旁装上镜子,让人会有较宽敞的错觉。
有招待男宾的房间,自也有招待女眷的厅间,不好意思,拍照时把蔷薇的闪影也拍了进去。其实不用我多介绍,大家也晓得这是女性常来的厅间了。从这厅内的供佛桌就能大概想到了吧?都说男主外,女主内,类似供佛祈福的事自然是女主人的要务之一。至于桌上的纸牌正是女主人陪女眷解闷时所用的。

第一个天井我倒是没拍到,第二个天井我倒是马上下手了,因为我对那半圆的水井感到十分好奇。毕竟华人是个讲究寓意的种族,所以水井基本上不是圆的就是方的(天圆地方)。岂料导游只说平的地方是装马达的,我立马就瘪了下去。真的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嘛?
阿,方才想起自己为何没拍到第一个天井的全貌了。其实这地点就是在第一个天井拍下的。当时看到这景色时,心里只有道不清的味道。洋式排屋里的精美中国风混杂了南洋风味,一身火红的娘惹就站在那天井下,当你回神时,你已在脑海记下了这一刻。
主人家的饭厅。餐桌后的是供奉他们家祖宗的桌台。每个大日子,他们都会聚在一起,在祖先灵牌前吃饭。

接下来就是楼上的展示物品,我也就简单带过吧!
如大家所见,这是娘惹的衣服首饰。因为当年的baba nyonya都是经商的,所以日子过得相当富裕。自然穿金戴银也不是件值得惊讶的事,但对我们而言,实在是有够奢侈的。
会特地拍这张照片,是因为对于他们的伴娘伴郎感到好奇。这张照片带出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考证。
当年的娘惹可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上街的,于是娘惹就会自买机器,请个打金师傅专为自家家眷打首饰。

走在后院走廊上,想起未成年的娘惹在结婚前根本不能踏出后院一步,心里不由为他们叹息。不过这还是阻挡我的心血来潮!
难得遇到阳光充足的位子,当然要拍照啊!来,两位倚窗而立的美女都望过来!

最后,我就以这张照片为句号吧~!
真的很好奇当年baba nyonya眼中的jonker street究竟是什么模样。
在我眼里,历史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不是文物的价值,而是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以及在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韵味。

没有评论: